9月11日,欣逢金磚國家合作十年及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隆重舉行之際,我校率先響應,由葡語國家研究院、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澳門與金磚國家:願景與挑戰”學術座談會,深入學習領會《廈門宣言》和習近平主席講話的精神,深入探討澳門如何與金磚國家開展合作以及應對未來所面臨的挑戰。
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陳星,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公共外交和新聞部主任鄭新友,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澳門特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主任楊崇蔚,中國新興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拉美學會副會長、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江時學,澳門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郝雨凡,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澳門大學全球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王建偉,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俊志,澳門歐洲研究學會會長麥健智,澳門廈門聯誼總會理事長高美燕,澳門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學會副理事長林震宇,我校校長張曙光及助理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等專家學者一同出席了會議。
助理校長、我院院長葉桂平教授在致辭時首先介紹了廈門金磚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成果,他認為,澳門是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與中國,特別是與南中國加強連接的一個熱點城市。四百多年來,澳門不但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和諧社會,而且是一個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在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進程中,積極配合和參與國家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戰略是歷史使命,應責無旁貸。希望與會學者集思廣益,共同為國家的外交政策和澳門本地的繁榮穩定發展建言獻策。
江時學教授以《金磚國家研究中的若干問題》作為主旨演講題目,就金磚國家成立至今所達到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客觀分析,認為不僅要看到金磚國家在金融方面所做出的大膽嘗試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要看到金磚國家在機制化、合作領域明確化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他認為澳門早在2009年11月就有產官學人士召開專門的研討會關注金磚國家發展,澳門應該是金磚國家常設秘書處的最佳場所。他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在澳門特區設立金磚國家留學基金和研究基金,並整合澳門高等院校的學術資源,成立一個金磚國家研究中心,或者創立一個同時兼具學術研究和商貿服務的金磚國家信息中心,進一步鞏固澳門的平台地位和功能。
郝雨凡院長、王建偉所長、林廣志所長、麥健智會長及我校經濟研究所邱曉華所長等先後做了發言和評論。有意見認為,應站在國際戰略格局下去認識金磚國家在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國際社會“去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中國重視多邊外交,力圖成為從國際規則的遵循者成為國際規則的參與制定者和遵循者,為自身發展打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金磚國家則正是在此背景下搭建的全新的國際合作平台。亦有觀點認為,金磚國家組織在2007成立之初有其存在的歷史意義,但是目前內部矛盾重重,因此重新清晰化金磚國家的定位尤為重要,賦予金磚國家更集中且專業化的職能,更加有利於五國其有效的合作和發展。
有與會專家指出,此次廈門會晤中金磚國家總共達成了60多項的合作協議和共識,而澳門可以從中找到三個方面切入點。首先,深化澳門與巴西的合作,澳門歷史上就是中國與巴西交流的橋樑,加強旅遊業合作可以成為未來合作的重要一環;第二,與金磚國家加強人文交流,國家承諾將在未來一年為金磚國家提供4萬個來華培訓名額,而澳門各大高校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從中尋找到合適的機會;第三,海洋經濟已經是金磚國家合作的新支點,而澳門特區目前擁有85平方公里的水域管理權,正是可以從此點切入尋求合作途徑,比如濱海旅遊等等。總之,澳門並非與金磚國家毫無關係,恰恰相反,澳門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到與金磚國家合作的空間。
最後,專家們一致認為,澳門與金磚國家聯繫密切,在歷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優勢,澳門參與金磚國家合作是不可多得的機遇,應該深入研究,找準切入點,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展合作,通過合作讓澳門做大做強,實現互利共贏。在這些方面,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和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致力於系統性學術研究、研究生教育與出版,立足澳門、面向祖國、放眼世界,依託於國家、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及大學的支持,努力發展成為本地區特色鮮明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和智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