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国声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做客人民网运营的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专家对话”节目,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中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话题进行解读,欢迎关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专家对话”,我是主持人陈耔霖。从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的两会答中外记者问,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瞩目成就与发展前景。今天做客专家对话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王教授您好!欢迎您的来到。
王义桅 :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要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其中就包括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效应持续释放,那么您是如何解读这种引领效应的呢?
王义桅:《易经》里有一句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就是我们穷了,按照小平同志的说法“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逐步富裕起来了,所以我们要通达天下。孔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世界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合作倡议。“通”的目的是为了成久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原来主要是向西方开放,尤其是向美国开放,因为他们拥有我们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还有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国向西方开放,当初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到今天呢,我们不光是向美国开放,向广大的世界开放,而且世界也向我们开放。中国成为一个吸引投资的大国,到对外投资的大国;中国从一个出口大国,到进口大国。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一带一路”,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自然的逻辑。同时,如果中国改革开放没有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我想也不会吸引到那么多国家的参与。
我们四十年改革开放使七亿多人脱贫致富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说,想要学中国的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要快速,修高速”啊。我还加了一句话,“要闪富,通网路”。要共富,我们一起通路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所以习主席说“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这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的。但是,建基础设施不是中国人一家来建,我们和发达国家一起,它的资金、技术标准一起来建,包括开发第三方市场。现在我们也拓展了发达国家这样一个市场,不光是基础设施了,因为基础设施正在转型升级,像5G,像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些中国也有优势。所以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我们现在都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参与,共同把“一带一路”做好,更多地服务于人类和平与发展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
主持人:那么除了这些喜人的成就之外,“一带一路”倡议也遇到一些质疑,被质疑“缺乏透明性和可持续性”,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关切?
王义桅:质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他觉得中国不是韬光养晦的发展中国家吗,怎么现在要积极地在这个世界投资,你有这个实力吗?你有把握吗?你如何处理好这样的风险? 第二个质疑,是说你这么做是不是对外撒钱?会不会产生债务危机?
首先,一带一路是要赚钱的,它是投资行为,不是对外援助。尽管我们要讲正确的义利观,也有对于欠发达国家一定援助性的内容,但总体上是做生意,赚钱的。但是呢,它是长远地赚钱。我们把“一带一路”的项目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战略性投资项目,像中巴经济走廊,让中亚地区,让中国新疆直通出海口,直通印度洋,那不可能马上赚钱吧?第二类是政策示范类项目,像雅万高铁,是我们全要素的高铁走出去的第一个订单,给你试用的,就像商品,让你试吃试用的时候不是为了赚钱的目的,对不对?如果好了,就可以推广,就像习主席说的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格局,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第三类,大部分的项目是商业型项目,商业型项目是按照市场原则,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预测到市场的风险,它本身就在赚钱,但也有少数项目呢,确实不赚钱,是因为到这样一些国家去,我们对那个投资环境不熟悉,也有很多国家法治也不是那么健全,所以也就是一些学习成本吧,或者吃一堑长一智,就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至于说西方担心的债务危机,我觉得所在国家更关心自己的债务,而不是你来替他操这个心,他们很聪明的。大家知道基础设施建设,像咱们改革开放之初,大量从世界银行、亚行贷款,你自己没有钱,国际金融市场上又很难融资,你不贷款从哪儿获得资金呢?我们现在提出一些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就是在它本身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竞争力不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很难融资的情况下,我们给他贷款,而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这些国家“致富先修路而谁给你修路”的问题,“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走出去,把中国大量的企业产能通过合作拓展市场,所以呢是这样一个方式。 我们现在讲的“一带一路”,它是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大的目标,包括妇女、就业、青年、脱贫啊,中国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帮助这些国家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所以这个应该受欢迎才对。因为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这种大陆,他是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拖后腿”的,而中国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最为鲜活。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对他们来讲已经不太管用了,太老了,再有他们的标准太高,还有太排他,还有干涉内政,而中国呢都是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纷纷引导这些国家向东看。
主持人:我们平台上的不少网友都很关切“一带一路”的建设,很多网友留言说,他们对“一带一路”的倡议非常支持,但不清楚是不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因为目前还没在本国看到有“一带一路”项目落地,针对这个问题您如何解答我们网友们的疑问呢?
王义桅:第一,习主席说“一带一路”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目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服务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所以现在我们强调“一带一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我们说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把它复兴也好,或者互联互通起来,把欧亚大陆,好像这个是“一带一路”最开始的一个定义。现在已经有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跟我们签署了近170份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已经到了拉丁美洲、非洲,世界各地了。所以它已经成为一种刚才讲的,推行新型国际关系、战略伙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合作平台。也是中国给世界提供的最大的一个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讲呢,所有国家都可以一起去共建,都是这个平等的参与方。比如,现在很多国家,两个邻国之间签了一些互联互通的项目,在我们的高峰论坛上,它也属于一带一路项目,不一定说要跟中国签。我觉得只要符合这个精神,这个原则和标准,伟大的事业都是大家一起干的。
主持人:我们从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在北京举行,那么您对此次论坛有哪些期待呢?
王义桅:非常期待!应该讲不光是我,世界各国人民应该都非常期待。因为它有四个主题,在我看来,第一个“M”,Multilateralism, 多边主义。现在美国特朗普总统搞了很多单边主义的行为,破坏了WTO、联合国这样一个国际体制。所以现在中国、欧盟,其他的一些合作伙伴推进这个多边主义,而“一带一路”就是一个最大的合作平台。第二个来讲呢,要互联互通,mutual connectivity。现在欧盟也提出了欧洲版本的叫欧亚互联互通这样的文件,美国现在也搞美日印澳联盟,也是在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你看这个时代真的进入了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万物互联。第三个“M”,我觉得就是要市场化,Market 。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现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就是全面开放市场,那么世界当然也向中国开放市场,所以呢市场化运作,拓展新的市场潜力。第四个,我觉得这个“M”应该来讲,要让我们的商人更多地起作用,Merchants。就是说私人企业更多地要参与“一带一路”,现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非常关注。以前这个脏活累活基础设施都是国有企业占的比较多一些,接下来我们觉得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互联互通,还有包括民心相通,私人企业是能大显身手的,所以我觉得国内外都高度的期待,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确实,各方在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相关领域都在进行着密切的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正如您刚才所说,我们相信“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给参与国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非常感谢王义桅教授今天的到来,也感谢我们网友的收看。欢迎继续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专家对话”,继续关注全国两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