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城大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籌)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在城大何賢會議中心舉辦“2023文化遺產保護及克拉克瓷國際學術研討會”。是次會議是在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的指導下舉行,以“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克拉克瓷與中西文化交流”為主題,吸引了逾130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和高校代表線上線下共同參與,探討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實踐,以及克拉克瓷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城大劉駿校長致辭、孔繁清副校長及葉桂平副校長應邀出席了是次會議,出席是次會議的嘉賓還有葡萄牙埃武拉大學安東尼奧教授,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時偉,南方海洋實驗室考古團隊首席科學家詹長法,蘇州大學特聘教授沈景華,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顧繼東,汕頭大學教授賴忠平、副教授李冠華,廈門大學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主任朱展雲,中山大學教授談頲,景德鎮陶瓷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曹建文,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栗建安,暨南大學教授金國平、葉農,前澳門市政署管理委員會委員馬錦強,沈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理,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朱輝球,深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吉篤學,旅美專家胡智勇以及城大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王伯勛、科研處處長盛劍等。我中心周平主任受邀參會發表主題演講,被澳門日報、市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紙刊登發佈。
周平主任以《澳門與克拉克瓷傳播的若干問題》為題分享。他從一場戰爭看澳門在克拉克瓷傳播中的作用。他認為,克拉克瓷命名細分有多種方法,從名稱源頭來看,是荷蘭人為報1601年在澳門與葡萄牙人戰敗之仇,1603年在海上截獲從澳門出發的葡萄牙克拉克號货船,船上載有大量精美的中國陶瓷,荷蘭人如獲至寶,逼問葡萄牙船員這些瓷器的產地,葡萄牙人深知告訴荷蘭人產地會造成自己的巨大經濟損失,因此守口如瓶。荷蘭人無奈,只好用被捕獲的船名命名這些中國陶瓷為克拉克瓷。葡萄牙人之所以能夠掌控中國這一時期的外銷瓷,得益於一方面明清政府為防禦倭寇而實行的海禁,二是明朝皇帝因道教信仰而中斷與伊斯蘭國家的商貿往來,葡萄牙填補了這個時期的真空,實際控制了中國這一時期的對外海上絲綢之路,使澳門成為克拉克瓷的重要轉口港,這一時期也成為克拉克瓷外銷的最鼎盛時期。荷蘭人將截獲的瓷器運回國內拍賣,既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巨額財富,也激發了探尋瓷器產地的慾望。他們此後接連不斷單獨或聯合出兵澳門,與葡萄牙人在澳門周邊海域進行了多次戰鬥。這一時期澳門蜚聲歐洲,更加引起後起之秀的荷蘭人染指澳門的慾望。1622年英荷聯合艦隊來到澳門,儘管葡萄牙人勢單力弱,卻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勝利,擊斃和俘虜數百人。使澳門在克拉克瓷傳播和後來的外銷瓷傳播中繼續發揮陸海絲路節點的作用。克拉克瓷的大量外銷使中國文化在歐洲得到認同和廣泛傳播,在經濟、文化和藝術交流融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是早期東西方經濟文化、藝術文化和社會文化相通性探索,為今天“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為實現“民心相通”的共通性具有重要的啓示和借鑒意義。
是次研討會以“文化遺產保護與克拉克瓷研究”為主題,聚焦克拉克瓷這一特殊的文化遺產類型。它是中國陶瓷工藝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是一種具有豐富內涵和多重意義的文化遺產。將充分發揮協會的優勢和特色,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去,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增進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努力。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澳門日報https://appimg.modaily.cn/amucsite/web/index.html#/detail/9870506、港澳文化大講壇https://mp.weixin.qq.com/s/ve3xY_jAWl8nxplUGbxk5w、澳城大官微https://mp.weixin.qq.com/s/FVoG1EqGbIJMsCcyQFkDww)
排版編輯:王毅楠